其次,改装费用相对经济。美国空军作战需求办公室主任丹尼尔少将指出,空军没有额外的资金来发展一种新型的专用电子攻击机。而B-52H通过改装后将具有电子干扰能力,既能满足空军对电子攻击平台的需求,又无需花费太多的资金,还能继续作为空对地导弹的发射平台,因此是一种理想的改装机种。
EB-52作为美国空军重建独立空中电子进攻能力的标志,其重要意义自然不言而喻。从长远来看,该机所挂载的电子干扰吊舱只是美国空军未来发展计划的早期表现形式。毕竟EB-52是在服役长达近50年的老式轰炸机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性能老化、先天不足的缺点将难以弥补,因此只能成为一种过渡性的机种。
不过,由于EB-52机体庞大,很容易成为现代防空武器的“猎物”,必须在防区外工作才能提高飞机的生存性,因而对干扰系统的接收机敏感度要求很高。另外,美国空军的防区内电子干扰任务也不得不采用其他系统(如联合无人作战系统的电子攻击型)。护航干扰 护航干扰又称随队干扰。
在最近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国空军战机在突防时更多地是依赖海军的电子战飞机提供电子支援,由于没有装备战略电子战飞机,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更是完全依赖美国海军舰载的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为其提供护航。
根据美国空军的要求,EB-52将是一种精确、方向性很强的远距离电子攻击机。不过,虽然名为EB-52,但该型机实质上仍然只是B-52的翻版,或者称作B52J,因为它保留了B-52的轰炸能力,并且不需更多的操作人员。
因此,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电子战飞机在战争舞台上仍将扮演主要角色。有鉴于此,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高性能的电子战飞机。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制一种代号为“极光”的隐身电子侦察机。机上装有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数据传输设备、红外和电子侦察设备。
1、首先,信息化成为现代战争的核心特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战场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侦察等手段,可以实时获取战场态势,为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网络战、电子战等新型作战方式也日益凸显出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性。
2、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在不同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作战能力。空中发展趋势: 注重多用途作战能力:发展能够执行多种任务的战斗机和无人机。 突出隐身性能:提升飞机的隐身设计,减少雷达截面积。 发展无人作战平台:加大对无人机的研发和部署,实现远程、自动化作战。
3、发展趋势: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将更高,围绕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化军队建设和占领信息优势高地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各国将竟相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竭力保持本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优势。
4、造成交通堵塞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不战而驱人之兵的目标。有人预言,“未来战争可能是一场没有痛苦的、计算机操纵的电子游戏”。信息战作为未来战场上一种新的作战方式,还将对各国军队编成结构产生巨大影响。
1、在现代冲突中,军用飞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为了掌握空中优势、进行防空作战、支援地面部队,还是支持海上舰艇作战,它们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军用飞机会呈现几个主要的发展趋势。
2、现代战争中,军用飞机在夺取制空权、防空作战、支援地面部队和舰艇部队作战等方面,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在探讨航空工业的未来,我们已经概述了当前的行业现状和前景。首先,中国的航空工业主要由两大集团——航空一集团和二集团构成,前者专攻固定翼飞机,后者则以螺旋翼飞机为主,除了少数军用直升机和运输机,一航集团几乎涵盖了所有军用飞机的制造。在非航空业务中,二航的汽车业务在市场中的份额更为可观。
4、然而,美国国防部对尺寸的界定并非普遍接受,国际无人机系统协会和《无人机:未来展望》年鉴等出版物对微型无人机的定义则更侧重于航程、高度、航时和起飞质量,如航程小于10千米、质量小于5千克等。
5、未来航空工业的发展实际就是科技的发展。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推进技术的创新,材料和结构的研制,航空电子与控制等的发展与进步是航空工业进步的基础。展望未来,如何提高未来飞机的性能,空气动力学一直是航空器设计的考虑的关键。